这一集我们将聚焦一个非常常见的话题,也是我被问到很多次的问题:
“我有子宫脱垂,还能练瑜伽吗?”
“我有腹直肌分离(腹部肌肉分开),还能做瑜伽吗?”
“我是不是需要调整动作?要怎么调整?”
“练瑜伽会不会让我的状况变得更糟?”
很多人热爱瑜伽,因为它能让人放空头脑,获得心理空间。
我完全理解这种“心理安顿”的重要性——无论是晨跑、晚间瑜伽,这种精神上的空间感非常宝贵。
所以,这一集将带你深入探讨:
-
瑜伽、瑜伽动作与核心肌群的关系;
-
如何在练习中更好地支持你的核心健康;
-
一些实用的建议与思考方向。
🧘♀️ 开始之前
关于“瑜伽与盆底健康”,我想先声明:我不是瑜伽士,也不是瑜伽教练。
但我练瑜伽很多年,从大学读物理治疗专业时(在考文垂)就开始接触。
当时第一次走进瑜伽教室时,我心想:“这到底是什么?”
结果一试就爱上,从此沉迷。
虽然我已经很久没去线下课(疫情你懂的),但瑜伽在我产后恢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对我来说,瑜伽不仅仅是运动,更是一种内在的重连。
🌬️ 关于呼吸与“核心呼吸”
我发现,传统瑜伽呼吸 与 核心呼吸 有时存在冲突。
所以,我在练习中常常“留在门外”瑜伽呼吸,而改用核心呼吸。
什么是核心呼吸?
把盆底肌想象成一个吊床,它支撑着体内的器官与骨盆腔。
👉 吸气:把气吸入整个骨盆腔;
👉 感受盆底肌上提;
👉 呼气:随之释放压力,通过口呼出。
这能:
-
增强身体支撑;
-
激活盆底肌;
-
稳定骨盆与腰部;
-
带动臀肌、大腿等更多肌群参与。
🧩 身体对齐与觉察
瑜伽不仅仅是“柔韧性”和“极限挑战”,
更是一种觉察身体、保持骨盆中立 的练习。
与其追求动作的深度,不如关注核心是否被启动、关节是否正确叠放。
在“战士式”、“椅子式”、“下犬式”等体式中:
-
觉察骨盆是否前倾或塌陷;
-
保持核心轻度激活;
-
避免让关节“自由滑动”到极限。
瑜伽最大的价值之一是——让我们慢下来,回到身体的感觉。
🍮 “果冻与支架”:身体稳定性的比喻
想象你的身体是一锅巨大的果冻(jelly)。
当我们在果冻内部加入一些“支架结构”(scaffold),整个结构就会更稳定。
这“支架”就是你的核心。
如果核心功能障碍,身体的整体支撑就会变得不稳,影响:
-
髋关节
-
膝盖
-
脚踝
-
甚至站姿与走路方式
柔韧性固然重要,但稳定性更关键。
🧍♀️ 实用练习建议
✅ 如果你有腹直肌分离、盆底松弛,或在练习时有沉坠/鼓胀感,这就是需要调整的信号。
🌿 练习前:
-
做“核心热身”:激活、连接核心;
-
练习“核心呼吸”;
-
感知盆底肌上提与放松。
🌬️ 呼吸节奏:
-
用力时呼气;
-
进入动作时呼气;
-
退出动作时呼气;
-
体式中自然呼吸。
🧍♀️ 练习中:
-
专注“关节稳定”,不要追求最大活动范围;
-
在“猫牛式”、“下犬式”等动作中觉察骨盆带动;
-
勇于修改动作;
-
每次练习设一个小目标,比如:“今天关注腰背与骨盆中立”。
🪞 小实验:椅子式
如果你现在方便,可以一起试:
-
站直,轻轻激活核心;
-
屈膝进入椅子式;
-
保持骨盆中立,脚掌稳稳踩地;
-
感受盆底轻微上提的“吊带感”。
放松核心后,你会发现:
-
大腿内旋、臀肌关闭;
-
重心前倾、背部无支撑;
-
姿态容易塌陷。
核心激活后,身体立刻变得更稳定。
🌈 总结
-
瑜伽是重建觉察力的途径。
-
动作深不深不重要,关键在于你是否“在觉知中移动”。
-
慢下来,倾听身体。
盆底肌并不是“提肛”那么简单——
它是下半身的指挥官,主导身体稳定与自信的基础。
点击这里查看 革命性的盆底训练方法 – KAMA律动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