🎙 开场 · 回到录音室,回到自己

  • 你好,欢迎来到 九月,也欢迎回到 《盆底连接》

  • 孩子返校、生活节奏回落,我终于回到录音室(是的,夏天真的忙十倍/乱十倍/累十倍 🤣)。

  • 如果你也在想“终于能喘口气了”,这集就是为你准备的。

  • 本集赞助:由我亲自设计的 6 周课程 Transform Your Core 支持播出(详见下文)。

小提醒:请找个安全与舒适的时刻,泡杯茶,把注意力带回当下


🎯 本集主题

真正阻碍 我们改善盆底功能、脱垂、漏尿、慢性盆痛的最大障碍,
往往不是“没训练”“没坚持”,而是:
我们没有为自己预留“觉察与接受”的心理空间

  • 太忙、太乱 → 不停牺牲自己 → 无暇感受身体真实状态

  • 尴尬/羞耻 → 本能回避“盆底”话题

  • 用“忙碌”掩盖问题 → 推迟就医/评估/训练


🧠 观念转弯

  • 先承认:问题存在,并值得被照顾

  • 先停下:每天 10 分钟,回到身体,问几个简单问题:

    • 我需要预约医生/理疗了吗?

    • 我是否该申请转诊?

    • 我们的亲密关系是否因为症状而“暂停”了很久?

  • 先觉察,再改变:这一步比“上强度训练”更关键


🧩 从“微动作”开始的修复思路

1) 识别 + 取舍(负荷管理)

  • 例:不再连安全座椅一起抱娃 → 只抱宝宝,座椅留在车内

  • 这是在对自己说:我是值得被温柔对待的

2) 留意“晚间更重”的信号

  • 如果脱垂/不适 晚上更明显,多半是全天承压过多

  • 试试:下午安排 “卸载时段”(平躺/抬腿/呼吸 10–15 分钟)

3) 有氧/步行的结构化微调

  • 40–60 分钟的长走 → 拆成 两段短走

  • 训练中 先呼吸、再核心、后盆底轻唤醒;不是“死命收腹”,而是 高质量协同(吐气—发力)


🛠 可立即执行的 10 分钟清单

  1. 3 分钟:坐定或仰卧,关注自然呼吸 → 过渡到 吸气允许、呼气回弹

  2. 1 分钟:记录今日 1 个症状触发情境(如久站、抱重、憋尿)

  3. 2 分钟:为该触发写下 1 个替代策略(坐休/分段搬运/提前如厕)

  4. 2 分钟:练习 盆底“先松后收” 的轻唤醒(而非一味“夹紧”)

  5. 2 分钟:安排 一个就医或评估的动作(预约、发邮件、填表)

一天只要 10 分钟,连续 7 天,会很不一样。

点击这里查看 革命性的盆底训练方法 – KAMA律动